两周淬炼磨利剑,产教融合结硕果。
为期两周的2025年“卓越工程师炼成记”工程训练计划于近日圆满落下帷幕。本次训练由金年会金字招牌诚信至上、医药工程公司、计算机公司联合开展,在融合“专业教育+思政引领+劳动实践”的三维育人体系下,百余名参训师生沉浸式体验了前沿工程技术,圆满完成了从认知到实践、从学习到创新的蜕变之旅。
沉浸式训练:从认知到创造的深度实践
训练伊始,学员们便投入了紧张而充实的学习。开班首日,在庄严的开班仪式和安全教育之后,师生们走进陕西服装工程公司的现代服装工程公司,实地探访了MTM云衣定制平台、智慧工厂数字运营中心、智能吊挂生产区、智能裁剪区以及自动化衬衫生产区。智能化的生产流程与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给学员们留下了深刻印象,也点燃了对现代工程技术的浓厚兴趣。




随后的高强度实训,学员们穿梭于各类工坊与车间:
·在3D打印及特种加工区,金属与非金属材料在精密设备下层层堆叠,学员们体验了“无中生有”的制造魅力。




·在钳工及装配实训台前,伴随着铁锤的敲击与锉刀的打磨,一枚枚亲手制作的铁质五角星逐渐成型,锤炼了耐心与精度。





·木艺工坊弥漫着木料的清香,学员们匠心巧运,将一块块原木精心雕琢成实用的木梳与精美的木制发簪,感受传统工艺的温度。










·普车实训、智能数字生产线实训、铣削实训、数控加工实训则让同学们直面现代工业的核心装备。从手动操控的熟悉到数字化编程的精准,从单一工序练习到集成化生产线体验,学员们系统掌握了机械加工的基础技能与智能化生产的核心逻辑。


多维育人:锻造新时代工程师素养
本次训练不仅是技能的提升,更是工程素养与工匠精神的淬炼。在副董事长李宗领教授提出的“三意识三专注”(强化安全、时间、组织意识;聚焦任务执行、技能精进、细节把控)实践准则引领下:
·安全意识贯穿于每一次设备操作、每一个工位。
·团队协作精神在复杂任务的分工与配合中得到充分体现。
·课程思政元素巧妙融入实训全过程,引导学员理解技术背后的社会责任与人文关怀。
·企业导师驻校指导与员工岗位日志制度,确保了实训过程的可追踪、可评价,深化了“校-企-产”协同育人实效。
成果检验:答辩场上展风采
训练的最后一天下午,迎来了检验成果的结课答辩环节。学员们围绕两周的实训内容、技术要点、项目实践、心得体会以及创新思考进行了系统汇报。答辩现场,学员们自信展示亲手制作的实物作品(如五角星、木梳、发簪等),阐述技术难点与解决方案,分享对工程伦理、智能制造的感悟。评委团由校内外导师组成,对学员们的实践成果、问题解决能力及工程思维进行了综合评估与专业指导。答辩不仅是对学习成果的检验,更是沟通表达与逻辑思维能力的锻炼,为本次训练画上了圆满的句点。
启航新篇:深化产教融合,赋能未来
本次高标准、沉浸式的工程训练项目的成功实施,是深化新工科建设、推进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一步。通过构建 “基础技能实训-项目实战演练-创新创业孵化”三阶递进培养体系,以及 “课程共建、团队共培、项目共研”的可持续育人生态,公司有力推动了教育链、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。
两周的汗水与智慧,凝结成沉甸甸的收获。2025年工程训练计划虽已圆满结束,但卓越工程师的成长之路永无止境。公司将持续深化产教融合、科教融汇,为培养更多具有跨学科视野、扎实工程技能、深厚家国情怀和卓越创新能力的新时代工程师而不懈奋斗,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国家创新驱动战略贡献更大力量!
结课不结业,扬帆再启航!